當初在15年AFC(亞洲體適能)大會上,無意間,看到了男子形體比賽(當時台灣還沒有這項目),我很興奮地臨時報名,連大會課都不去上了,一整天,都跑去形體比賽。
現場臨時買了刮鬍刀刮腿毛腋毛;
沒有膚色劑,但不上色不好看,硬著頭皮請泰國人幫忙,還好當地的泰國人很好心幫我上色;
沒有褲子,另一個泰國人也很好心,坐計程車陪我去買褲子;
結果,我那真正的第一次,沒得名,不過想起來過程真的很有趣,我也跟那名泰國人成為了FB的朋友。
這些比賽歷程回想起來真的充滿回憶……
第一次比賽是因為好玩,但也因此有了更大的興趣。筋肉媽媽說,她第二年也想要跟我一起比,她什麼都不懂,買的健身比賽服還是亮片款(現在常態賽服都是水鑽款),亂節食就上場。
經過一年的努力,第二年我得了第一名,第一次健美賽事的冠軍;筋肉媽媽的第一次則是第六名,當時的posing她現在看了都狂笑。
而後,我們就開始了比賽人生。
去了兩次香港奧賽、兩次香港HKFBF,第一次比奧賽兩個人成績都很好,但第二年去中國比費恩萊斯還有香港奧賽成績都墊底,沒到決賽就被刷下來……那年想起來心情真是盪到谷底;
而後我們參加國內賽,一起成為國手出國比賽,其中去蒙古第二名那次,差點就能拿到pro card職業卡。經歷下來,其實後來發現,我並沒有一定要拿到職業卡,而是很喜歡比賽,享受比賽的過程。
但是,現在我不能比賽了。
但是,我的筋肉媽媽仍然繼續比。
當初是我先比的,
後來兩人一起奮鬥,
現在是她帶著新隊伍女團比賽。
一開始我教她健身,
再教她練健美,
而她愈來愈厲害,
反而超越我了。
今年,她終於拿到pro card,我真的替她高興以及感到榮耀。
而我呢,我對自己是怎麼想與看待呢?
其實,我很早就已經想好,因為過去就告訴過自己,要懂得 #接受不同時期的自己,#跟不同階段的自己相處。
接下來我有不同的路要走,很不一樣。
但我仍然是筋肉媽媽的老師跟老公,
在旁邊給她最好的意見,
最好的依靠,
我們是最棒的Team。